首页 > 村社简介
购物车
0

村社简介

李桥村——坐落在郓城县城稍偏西南四十余里的宋时通往国都开封的古运河河畔。先辈倚河造屋,可能是因河道东北西南走向所扰,故正房北屋坐向稍微随河道走向,中午日光错后近两小时误差。那时在村东面,先辈为了出行方便就在河套上修建三孔石桥一座,石拱石栏,雕刻精美,还在东西桥头各树立龟驮碑一座,并各修建有石雕碑亭。这就是远近闻名的“贰佰(碑)单三孔”的李家大桥,村庄也由此而得名。

日转斗移,淤积的河床早已变成肥沃的良田,而美观的李家大桥也早已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解放初期,政府大兴水利交通,离村不远的赵王河也被疏导改道开挖,并往县城修路建桥。为了支援赵王河桥的建设,无实际作用的石桥被政府拆除,石料也移做他用,而原地又重新用砖砌成一座低矮小桥,以备汛期排水之需。又经过几十年的风雨,现小桥也不复存在。路还是那条路,只是桥没有了踪影。虽然大桥以成为过去,然而它依然见证了我李氏家族几百年来创造的辉煌业绩以及所经历的风雨沧桑!时代在发展,但李家大桥依然在我们李氏后人心中闪烁光芒!

桥——一个平常的普通村庄,正如她和世界上所有的人类聚居地一样,在地球的一角占有她应有的一席之地。洪武四年,陇西徙京兆李氏李嵩后裔(西平堂)第十七世孙李典公于山西洪洞县迁居于此,自此我李氏先辈便在古运河畔这片荒芜之地拉开了安家造庄的序幕。几百年来,我李氏先辈筑屋造室,暑避寒藏,精耕细作,甘苦共尝,时代绵延,人丁兴旺。至上世纪末,无外姓入住的李桥村,我李氏族众已过千人。

李桥村在诸先辈的辛勤努力下,励精图治、艰苦创业连年发展耕地面积已达数千亩,然而由于封建社会的机制弊端,历至清末大部分土地被几家大户占有。虽同祖同宗,但生活状况各异,继而出现了贫富之差。由于社会的不公平,致使局势动荡、世风愈下。因此本村的几家大户本着保护自身利益和全村族众的安全,动员全村按地出钱,族众齐动手,在村庄四周筑建成高约两丈的土围墙(俗称“海子墙)。围墙除村东南方是弧形外总体呈东西走向的长方形,外围因筑墙取土所留下的一丈多宽的沟壑又自然形成了一道防护屏障——护城河(海壕)。围墙在东、西、南三方各设大门,因村庄的几家大户集中在村西南方,所以又在南大门的西面一百多米处留有专供大户人家出入的小南门,并建吊角门楼一座,与村庄围墙四角所建望楼遥相辉映,其建筑别具风格,再加上围墙之上有人行通道相互连通方便巡更游走,使其防护功能更加完备。和小南门相对的正北面一百米左右有一道门楼风格建筑的通道,称为二过门,是几家大户的后门。至解放初期两道门廊的通道与村庄的东西大街被贯通,成为村子里的南北又一主要通道,自此这两个门楼也失去了它相当初的特殊地位。

村庄围墙的功能发挥最显著的一次是在民国时期。由于国民政府消极抗日,为了阻挡日寇的进军,竟然不顾黄河下游民众的死活,炸开花园口,致使洪水泛滥,肆虐成灾,人民遭受了重大的人员及财产损失。我村族众利用其建有围墙的优越防护条件,积极防御,及时封堵四门,防止洪水灌入。虽几经险情,但在大伙共同努力下一直坚持到洪水退去,村民的生命与财产才得以保全。

由于村庄独特的建筑风格,以及我李氏族众的团结一心,在抗日战争时期,作为驻扎在红王庄指挥全县抗日斗争的中共郓城县县委,自然把地处红区边缘,且离日伪据点王老虎只有五里之遥对的李桥村当成了抗击侵略坚强的先头堡垒。这期间村里出现的的抗日斗争事迹数不胜数,还有的村民为此付出宝贵的生命。每到清明节,村小学就组织全体师生到村南的小张烈士墓以及村西的无名烈士墓扫墓,请本村当时的游击班班长李守贾老人讲抗日斗争的故事。

解放后,在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下,人民安居乐业、四海升平,村庄围墙自此已失去其存在的意义。至文革时期已难寻其踪迹,其根基早已掩压在楼堂瓦舍之下。在村庄的南面由于历来的民建用土等,早已挖掘成了互通相连的几个大池塘,这也自然起到了整个村庄雨季排捞储水的作用。每到夏秋多雨季节,从村西南一直到村东汪洋一片,成为孩子们消暑戏水的好地方。

在以前村庄的外围四周,覆盖着以杏树和梨树为主的各种树木,每年春季来临,鲜花怒放、花香四溢、蜂蝶飞舞、鸟音绕梁、香飘数里,从远处望去,整个村庄是一片花的海洋。“桃花开,杏花败,黄连开花吃蒜苔”,这就是我儿时对家乡的记忆。随着夏季的到来,各种树木枝繁叶茂、郁郁葱葱,树冠遮天蔽日。多种鸟类在此搭窝筑巢、繁衍生息。树上鸟声啾啾,树下凉风习习,整个村庄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鸟语花香的壮丽景观。随着季节的变换,各类果实相继成熟,累累硕果挂满枝头,阵阵果香随风扑鼻,令人驻足垂涎。一些商贩每天穿梭于果树行里,贩卖水果络绎不绝。当地至今流传有一顺口溜:“想吃桃,到李桥,想吃杏,李桥送,想吃梨,去李桥提”。此传说充分说明了我李桥村当时一派欣欣向荣的兴旺景象,以及我李桥村在当地的知名度。然而随着社会改革开放的高速发展,以及土地的责任承包、果树的老龄退化,自进入上世纪七十年代后,这一颗颗曾经为我李桥村增光添彩的果树数量逐年减少,至八十年代末相继被砍伐殆尽。自此,往日壮丽的景观已无处找寻,后虽有果农引进新品植载,但皆无往日规模,难以组片成林再成景象。回想往日景象现无不领人惋惜,那昔日美丽的景色只能在梦中觅寻。

每个时代都有它的变化,现在村里村风村貌更是焕然一新,道路都硬化,赶上政府的好政策,现在正在建设污水处理设施!